
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(北美館兒藝中心)最新展覽為《靜 • 物》,以「靜物」為主軸,集結9組藝術家作品,涵蓋繪畫、雕塑、錄像與空間裝置等多元藝術形式,邀請大小朋友透過藝術重新審視日常物件,開啟對「物」的多重想像與體驗。上回沒趕上空間的一堂課:點線面3000塊積木玩到飽,這次可不想再錯過。
》KLOOK直接線上購票 (買完直接刷QRcode即可入場,省去排隊買票時間)
※ 延伸閱讀
桃園市兒童美術館(青埔館) 藝術山丘 桃園室內親子景點
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,超震撼恐龍
基隆潮境智能海洋館,山海美景下與孩子共享的海洋奇幻之旅
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,海岸綠丘上的白色新地標
桃園市兒童美術館(青埔館) 藝術山丘/展覽-光盒作用
北美館兒藝中心《是誰躲在風景裡?》/臺北親子景點

北美館兒藝中心就位於花博園區內的臺北市立美術館裡頭,是很多父母都推薦的親子景點(6歲以下免費)。搭乘捷運到圓山站約步行10分鐘,晚餐可以到花博園區內的MAJI MAJI集食行樂覓食。北美館旁有收費停車場,但假日一位難求,這回去也是至少等半個小時。
《靜 • 物》展覽透過「物與物的關係」、「時光定格」與「物的再創造」三個子題,拆解靜物畫的多重面向,引導觀眾探索藝術家如何運用構圖平衡、凝結時間與情感,並轉化日常經驗,讓尋常的靜物在嶄新視角中,展現更多未曾想像的可能。



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
營業時間:週一休 / 9:30-17:30
電話:02-25957656
票價:普通票$30/優待票$15/未滿六歲之兒童

子題一:「物與物的關係」

藝術家 郭柏川 的 《蘋果與花布》 (引用至臺北市立美術館)

《香蕉恐龍》 來自瓜地馬拉的藝術家 莫伊塞斯‧巴瑞歐斯 ,描繪恐龍在巨大的香蕉上爭吵。
子題二:時光定格
光線在靜物作品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,「時光定格」探討其中隱含的時間概念。

王亮尹《最後的願望》 (引用至臺北市立美術館)
子題三:物的再創造

在「物的再創造」子題中,將自身經驗轉化為獨特觀點的藝術形式,探索物件在不同情境中的全新意義,進而激發觀者的多元聯想與情感共鳴。

探險遂道,帶著帽子看看隧裡有什麼新鮮的小秘密呢?
現地製作的 《採光》 隧道由 邱承宏 精心打造。




《水泥動物園》 重現 1970、1980 年代常見的水泥動物塑像,造型和表情非常有趣。
小孩瘋玩的互動裝置區






巨型充氣花瓶-現場排隊,一次5組小朋友,假日排了將近1個小時,入場玩10分鐘。
走路草農/藝團《靜物劇場》以充氣裝置呈現靜物畫常見的描繪對象,將芒果、釋迦和蓮霧等水果主題裝飾瓶身,探索被譽為「水果王國」的臺灣與受青花瓷影響而發展出「台夫特藍」的荷蘭之間的關聯。







各種動手拼拼看(磁鐵拼圖/ 幾何透明片拼圖/小藝術家可愛素材拼貼)
(都需排隊輪流玩哦)





光影沙坑。和之前去過林口三井2館的little planet 小星球光影沙盒有點像,只要移動靜物或是按按鈕, 光影就會改變。



靜物素描區。
提供畫架、白紙、色鉛筆和萬年不見的削鉛筆機。
北美館兒藝中心是我們雨天的親子行程,看展覽邊玩邊拍也花了不少時間,雖沒有公園奔跑來得放電,但靜下心來看展覽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學習經驗。而且老實說,以前還真沒發現,有了孩子才知道展覽館裡大多有專為兒童設置的展覽或互動區,每次換展都迫不及待想帶天天去體驗。
以上,《靜 • 物》展覽簡短記錄。
/
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
營業時間:週一休 / 9:30-17:30
電話:02-25957656
票價:普通票$30/優待票$15/未滿六歲之兒童
》KLOOK直接線上購票
(買完直接刷QRcode即可入場,省去排隊購票的時間)